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8—2035)(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035)
简介
南京市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,也是江苏省的省会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经济地位。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发展,适应未来人口增长、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,南京市政府编制了《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8—2035)》。该规划明确了南京未来15-20年的城市发展方向、空间布局及建设目标,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。---
一、总体发展目标与定位
1.
发展目标
《总体规划》提出,南京要建设成为“创新名城、美丽古都”,并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城市。具体而言,南京将努力提升城市创新能力,优化生态环境,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,同时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都市建设的有机结合。 2.
城市定位
南京被赋予了多重角色: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、历史文化名城、长江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些定位为南京的城市功能划分和发展路径提供了明确指引。---
二、空间格局与分区规划
1.
多中心、网络化布局
规划强调构建“一核三极”的空间结构。“一核”指主城核心区域,包括鼓楼、秦淮等传统城区;“三极”分别是以江北新区、江宁开发区、仙林大学城为核心的三个新兴增长极。这种布局旨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,避免单中心带来的资源过度集中问题。2.
生态空间保护
针对南京山水环绕的独特地理特征,《总体规划》特别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。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、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,确保城市开发活动不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。此外,还计划建设一批大型公园绿地和绿道系统,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。3.
城乡融合发展
在乡村地区,规划提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,培育特色农业产业,并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。通过城乡统筹发展,缩小城乡差距,实现共同繁荣。---
三、住房与房地产发展策略
1.
住房保障体系完善
为应对人口持续流入带来的住房压力,《总体规划》要求加快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。一方面增加商品住宅供给,另一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,特别是针对低收入家庭提供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。2.
房地产市场调控
面对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波动,南京将坚持“房住不炒”的原则,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,遏制投机炒房行为。同时,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管理,合理安排供地节奏,防止地价过快上涨影响房价稳定。3.
智慧社区建设
结合智慧城市理念,南京将在新建小区中推广智能化设施,如智能家居设备、社区安防系统等。这不仅提升了居住品质,也为未来城市管理积累了经验。---
四、交通与基础设施配套
1.
轨道交通网络扩展
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之一,南京将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网络。预计到2035年,地铁线路总长度将达到约600公里,覆盖全市主要城区及周边重点城镇。此外,还将加强与其他城市的铁路连接,形成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络。2.
道路交通优化
对于地面道路,规划提出缓解拥堵的措施,比如增设快速路、改造瓶颈路段、优化信号灯配时等。同时鼓励绿色出行方式,扩大公交专用道范围,提高非机动车道覆盖率。3.
公共服务设施建设
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衡量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。南京计划在未来15年内新增一批优质学校、医院和文化场馆,特别是在新城新区内优先布局,确保新老城区共享公共资源。---
五、总结与展望
《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8—2035)》是一部立足当前、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。它不仅描绘了南京未来发展的宏伟愿景,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。相信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,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,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璀璨明珠。
**简介** 南京市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,也是江苏省的省会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经济地位。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发展,适应未来人口增长、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,南京市政府编制了《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8—2035)》。该规划明确了南京未来15-20年的城市发展方向、空间布局及建设目标,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。---**一、总体发展目标与定位** 1. **发展目标** 《总体规划》提出,南京要建设成为“创新名城、美丽古都”,并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城市。具体而言,南京将努力提升城市创新能力,优化生态环境,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,同时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都市建设的有机结合。 2. **城市定位** 南京被赋予了多重角色: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、历史文化名城、长江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些定位为南京的城市功能划分和发展路径提供了明确指引。---**二、空间格局与分区规划** 1. **多中心、网络化布局** 规划强调构建“一核三极”的空间结构。“一核”指主城核心区域,包括鼓楼、秦淮等传统城区;“三极”分别是以江北新区、江宁开发区、仙林大学城为核心的三个新兴增长极。这种布局旨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,避免单中心带来的资源过度集中问题。2. **生态空间保护** 针对南京山水环绕的独特地理特征,《总体规划》特别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。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、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,确保城市开发活动不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。此外,还计划建设一批大型公园绿地和绿道系统,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。3. **城乡融合发展** 在乡村地区,规划提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,培育特色农业产业,并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。通过城乡统筹发展,缩小城乡差距,实现共同繁荣。---**三、住房与房地产发展策略** 1. **住房保障体系完善** 为应对人口持续流入带来的住房压力,《总体规划》要求加快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。一方面增加商品住宅供给,另一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,特别是针对低收入家庭提供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。2. **房地产市场调控** 面对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波动,南京将坚持“房住不炒”的原则,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,遏制投机炒房行为。同时,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管理,合理安排供地节奏,防止地价过快上涨影响房价稳定。3. **智慧社区建设** 结合智慧城市理念,南京将在新建小区中推广智能化设施,如智能家居设备、社区安防系统等。这不仅提升了居住品质,也为未来城市管理积累了经验。---**四、交通与基础设施配套** 1. **轨道交通网络扩展** 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之一,南京将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网络。预计到2035年,地铁线路总长度将达到约600公里,覆盖全市主要城区及周边重点城镇。此外,还将加强与其他城市的铁路连接,形成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络。2. **道路交通优化** 对于地面道路,规划提出缓解拥堵的措施,比如增设快速路、改造瓶颈路段、优化信号灯配时等。同时鼓励绿色出行方式,扩大公交专用道范围,提高非机动车道覆盖率。3. **公共服务设施建设** 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衡量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。南京计划在未来15年内新增一批优质学校、医院和文化场馆,特别是在新城新区内优先布局,确保新老城区共享公共资源。---**五、总结与展望** 《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8—2035)》是一部立足当前、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。它不仅描绘了南京未来发展的宏伟愿景,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。相信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,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,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璀璨明珠。
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19mj.com/post/108447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